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党旗飘飘 党员风采 正文

行走在援疆路上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于利伟老师先进事迹材料

作者:时间:2016-05-13点击数:

      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党的无限忠诚, 2015810日,她踏上了援疆的征程,来到祖国西北边锤,成为新疆博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一名支教老师。

她就是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护理专业主任助理——于利伟老师。于老师20107月毕业于武汉大学,硕士研究生,上学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20109月,她来到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担任护理教学工作,由于工作业绩突出,20149月被聘为护理专业主任助理。

一、克服困难,接受援疆任务

2015年的718日,于老师接到通知,单位决定派她去执行一年半的援疆支教任务。当时她的孩子还不满三岁,一年半,五百多个日夜,不满三岁的儿子不能没有妈妈的陪伴,奶奶、外婆远在山东,年迈多病。于老师有过犹豫,也有过担心。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考虑到研究室内其他老师有的刚工作一、两年,经验相对缺乏;有的老师的孩子还没断奶;年长一些的老师有的身体不是很好。在这种痛苦矛盾的心情中于老师做通了家人的工作,在给医学院领导的电话中,含着眼泪,语带哽咽地说“我是党员,服从组织安排”。

二、想尽办法,尽快适应工作环境

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地处西北边陲,气候环境和湖北差异很大。刚到新疆,于老师很快就体会到了博州环境对内地人的三大杀手“一冷,二干,三时差”。冬冷夏热,昼夜温差大,干燥的环境使于老师每天早晨起床鼻子里面都会有血丝,嘴巴干裂的也会出血;两个小时的时差需要于老师迅速调整在内地已形成作息规律;博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地处郊区,出门非常不便,特别是到了冬天零下二十多度的环境,冰天雪地,白雪皑皑,外出是很大的挑战。对于老师来讲,更难克服的是远离家乡、思念儿子的孤独与寂寞。

面对困难,于老师想尽办法,逐一克服。对于天气干燥,一方面自己购买加湿器,另一方面强迫自己多喝水,来缓解气候的干燥给自己带来的不适。空闲时间,于老师经常深入当地老师和学生的中间,相互沟通,交流,增进与当地老师和学生的情感,融入这个大家庭之中。很快于老师进入了工作状态。

三、履职尽责,开展援疆工作

在博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于老师承担了《外科护理学》的教学工作,少数民族的学生基础较差,为了给学生上好每一堂课,于老师深入学生,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生活习惯,风土人情,与学生朋友;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做好每堂课的教学设计。课堂上积极与学生互动,耐心回答学生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校号召援疆教师与学校青年教师开展“双结双促”活动,于老师和哈萨克族青年教师阿丽米娜结成对子,负责指导其《外科护理学》教学工作。于老师课前和这位青年教师相互交流探讨课程中的重、难点和教学方法;经常深入到这位青年教师的课堂,现场给予指导和建议;课程结束后和这位青年教师分享经验和体会。经过于老师的指导,阿丽米娜老师在2015年“学校优质课教学比赛”中获得二等奖的优异成绩。

 博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医疗教学部老师,大多数是青年教师,科研经验缺乏。于老师结合自己曾经申报湖北省教育厅科技处及襄阳职业技术学院课题的经验,详细给大家讲解课题申报等科研方面的方法和经验。并协助、指导本地老师开展科研工作。

在做好本职工作同时,于老师也积极参与教学部的其他各项教育、教学工作。每个周一和周五的下午负责第二课堂,向学生普及急救知识;承担了周末成人自修大专的《外科护理》、《护理心理》的授课;积极参与自治区护理技能竞赛的培训工作,负责指导学生的操作技能训练;经常对学生晚自习和就寝情况进行巡查;在新疆反恐维稳形势下,于老师每次都认真参加政治学习,领悟党的民族政策和纲领,以指导自己的工作。

对援疆人员来说,援疆工作是付出,也是考验。半年多的援疆生活,于老师扎实的工作作风、吃苦耐劳、不计个人得失、勇挑重担的优秀品质,赢得了当地领导和老师的一致好评。能亲自参与到国家的援疆大计,见证新疆的历史,为新疆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于老师用他的行动做到了无愧于组织的重托,学院的期望。

上一篇:优秀党员介绍

通讯地址: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檀溪路8号     邮政编码:4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