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实训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实验实训 -> 正文

实验室安全教育(教师版)

作者:张珺旎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0-05-18

一、树立安全理念

关注生命,关注实验室安全!

安全第一,实验第二!

二、安全教育目标

1.保护学生和自己

2.爱护器材

3.防范风险

三、安全教育内容

1.认真的态度

严格履行岗位职责,把安全教育渗透于教学过程之中,以身作则,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实践教学顺利开展。

(1)实验前应明确所用器材的性质和安全防范措施,,告知学生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2)实验进行时,不得擅自离开岗位,要注意观察学生实验进行的情况。

(3)实验时不得携带食物、饮料,不得抽烟、化妆等。

(4)实验时根据实验特点要戴手套、穿实验服、戴防护眼镜;实验完成后,务必洗净双手,方可离开实验室。

(5)教学中如遇安全问题,及时将学生有序疏散到安全地带并作妥善处理,同时报告相关部门。

(6)不能单独进行实验,若是1个人在实验室,必须告知实验室房间名称或编号。

2.安全的意识

(1)用水安全:节约用水,每次用完水,及时关上水阀;定时检查是否有漏水现象存在,一旦发现及时处理。

(2)用电安全:节约用电防止触电,不用潮湿的手接触电器。实验时,应先安装好装置再接通电源;实验结束时,先切断电源再拆装置。离开实验室,需关闭电源。如遇电线起火,立即切断电源,用沙或二氧化碳、四氯化碳灭火器灭火,禁止用水或泡沫灭火器等导电液体灭火。

(3)用火安全:可燃性试剂不能用明火加热,应用水浴或可调电压的电热套加热。

(4)防毒安全:

1)实验前,应了解所用药品的毒性及防护措施。

2)操作有毒气体、挥发性液体(如H2S、Br2、NO2、浓HCl,浓HNO3等)应在通风橱内进行。

3)禁止在实验室内喝水、吃东西。饮食用具不要带进实验室,以防毒物污染,离开实验室及饭前要冼净双手

(5)防安全:

1)使用可燃性气体时,要防止气体逸出,室内通风要良好;严禁同时使用明火,还要防止发生电火花及其它撞击火花。

2)使用易燃、易爆试剂时,应远离火源,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3)有些试剂如过氧化物等受震和受热都易引起爆炸,使用要特别小心。

4)严禁将强氧化剂和强还原剂放在一起,严禁把各种化学试剂任意混合。严禁金属钠、钾与水接触。

5)久藏的乙醚使用前应除去其中可能产生的过氧化物。

6)进行容易引起爆炸的实验,应有防爆措施。

(6)用气安全:所有气瓶必须有铁链保护,搬运气瓶需用推车,气瓶内的气体不可用尽。

(7)生物安全:必要的防护措施(动物实验、微生物实验)

(8)使用试剂安全:易燃易爆固体试剂(金属钠、钾等);易燃液体(酒精、乙醚、乙醛、丙酮、乙酸乙酯等);氧化剂(过氧化氢、高锰酸钾、重铬酸钾、高氯酸等);毒害性试剂(砷、汞、溴等);腐蚀性试剂(硝酸、硫酸、盐酸等)。

(9)使用器材安全:认真阅读操作规程,经过培训,方可使用。玻璃仪器的使用;温度计的使用;锐器的使用。

(10)放射性安全:必要的防护措施(影像实验)

(11)废液处置安全:严禁将有毒、有害、强腐蚀性试剂直接倒入下水道,应装在指定的容器,统一处理。

3.正确的应对:沉着、冷静

(1)避免意外:不追逐嬉戏;不堵塞通道;不自行处理。

(2) 发生意外:会报警(报告姓名-地点-电话号码-发生原因—勿先挂电话);会使用灭火器会逃生

通讯地址: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檀溪路8号     邮政编码:441021